毛泽东向探访陕北的神秘访客讲述新中国构想
发布时间:  来源:老故事频道播出节目  浏览量:118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铁幕的重重封锁下,与世隔绝了九年并刚刚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红军鲜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究竟他们的战士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兵力真的如传说中的五十万?毛泽东这位当时南京政府开列的“头号赤匪”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些来到陕北的“神秘访客”向全世界揭晓了真实的答案。


“埃德加·斯诺”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留下毛泽东在陕北最早影像的人”你不能不知道。没错,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就是“第一个将红星照耀的地方向世界展露的新闻记者”。


埃德加·斯诺.png


埃德加·斯诺


在踏上那次足以影响历史的陕北旅程之前,担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与妻子海伦已经在中国居住了八年。虽然曾被美国报界称为报道中国最优秀的记者之一,但斯诺和几乎所有人一样,对那支在严密封锁下与世隔绝了九年并刚刚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红军知之甚少。


他将自己对红军所有的疑问都写进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版面世;1938年2月10日,《红星照耀中国》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为了不引起国民党新闻检查的注意力,这本书在翻译出版时采用了一个很隐晦的名字《西行漫记》。


在短短十个月内,《西行漫记》就印刷发行了四版,轰动了国内及海内外华侨聚集地。尽管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多次下令查禁,斯诺的这本书仍然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在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中国和整个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png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


《西行漫记》1.png《西行漫记》2.png


《西行漫记》


1936年6月,带着去了解陕北那支红色军队所有真相的使命,斯诺启程了,同行的还有一位美籍黎巴嫩医生,他就是乔治·海德姆(马海德)。


是巧合也是必然,当像斯诺、海德姆这样的外国进步人士展露出对那片黄土地强烈的探究愿望时,中共和毛泽东也在寻找能够在重重封锁的铁幕之中撕开第一道口子的人,因为只有以这样的力量才能将红色政权与外部世界中断已久的联系重新建立起来。


风尘仆仆的外国访客到达探寻红军的第一站——位于延安西北部的保安县。


斯诺初识周恩来珍贵画面.png


斯诺初识周恩来珍贵画面


保安镇是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抵达这里的斯诺和海德姆很快见到了当时的领导人之一——毛泽东。


在铁幕的封锁中,中国共产党终于通过与斯诺建立的联系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斯诺拍摄画面1.png斯诺拍摄画面2.png


斯诺拍摄画面


在一段时间的深夜长谈后,毛泽东对斯诺除了谈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红军的发展,还谈及了他个人。这是毛泽东破例地,也是唯一一次向记者介绍个人生平经历。

毛泽东的叙述后来没有经过任何的润色和加工,被真实地记录在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成为这本书最重要的段落。


一天斯诺提出给毛泽东拍照,却突然发现毛泽东头发很长,没有戴帽子,于是斯诺便把自己的帽子给了毛泽东。


斯诺与毛泽东.png


斯诺与毛泽东


斯诺拍摄的这张照片连同其它在陕北拍摄的影像出现在1937年1月美国出版的《生活》杂志上,照片下面的标题这样写道:“《中国漂泊的共产党人首次亮相》”。

另一件记忆的凭证——这顶曾戴在毛泽东头上的红军帽一直被斯诺珍藏,跟随他一生。


《生活》杂志上毛泽东的照片.png


《生活》杂志上毛泽东的照片


埃德加·斯诺曾于1960年、1964年和1970年先后三次访问中国,1970年10月1日,作为第一个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美国人,与毛泽东共同站在天安门城楼栏杆边的场景成为中美外交冰封解冻的一个信号,被载入历史经典的一幕。


斯诺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png


斯诺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